被遗忘的一款二战名枪---德国沃尔特43半自动步枪
在1944年初的苏德战场上,苏军突然发现前线德军半自动武器数量开始增加,德军利用这些新锐的半自动武器配合上MG-34/42机枪已对苏军构成了相当强大阻击火力,从此德军在步枪有效射程上的自动/半自动武器密度上已远远超过了苏军。而今天我们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款虽然“默默无闻”但又十分著名的二战兵器----德国沃尔特43半自动步枪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步枪技术飞速发展的年代,作为步枪家族的后起之秀半自动步枪更是在这场战争中大放异彩。但提起半自动步枪,也许很多人会立即想到美国的M-1伽兰德步枪或者前苏联的SKS步枪,而作为与它们同时期的作品德国的沃尔特43半自动步枪(G-43)就显得名气微薄许多,但这并不影响其二战兵器史上的地位。
在战前的德国看来军队并不需要这样一款兵器,因为他们相信仅仅凭借已广泛列装的Kar-98K步枪就可以满足战争的需求。而与此同时的美国,作为制式兵器的M-1步枪已经开始大量为军队所订购并逐渐取代了老旧的1903式步枪,同样,俄国人也在为他们的新的托卡列夫 SVT-40 半自动步枪的列装而忙碌着。
直到1941年6月,德国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德国的步兵们却开始为一个问题所苦恼,那就是苏军此时已经装备了SVT-40半自动步枪,他们可以有效压制德军手动填装的K-98步枪,而德军大量装备的MP-40冲锋枪也时常由于射程不足而无法作出有效还击。由于此时德军制式武器的火力强度已经无法完全满足战场的需要,于是为军队装备一种可以与苏军SVT-40步枪有效抗衡的半自动步枪的议程也随即被提了上来。
为了争夺新的制式兵器的生产权,德国两大兵工企业的“元老”毛瑟公司与沃尔特公司几乎同时推出了各自的G-41型半自动步枪,但毛瑟公司的产品在竞争中失利,而德国军队也随即决定用这种新式的半自动步枪来取代老旧的K-98步枪成为军队的标准装备。
1942年8月,沃尔特公司开始承担了批量生产G-41(W)半自动步枪的生产任务。到了12月底,首批的6000只步枪被提供到了苏联战场上试用。但部队却拒绝接受,因为它像K-98步枪那样,必须用弹夹从上面将弹匣装满,而部队要求的是一种象苏军SVT-40那样从下部填装供弹的步枪。
G-43与G-41(沃尔特型号)的比较(上图为G-41,下图为G-43)
于是沃尔特公司按照部队要求对原有的G-41半自动步枪的加以改进,并于1943年中旬推出了带有10发下装弹匣的K-43型步枪。直到1944年德国陆军总局将K-43半自动步枪改称为G-43,赢得了来之不易的正式制式编号,从此G-43被大量生产以供给部队。随着战争的进行,G-43步枪也被赋予了更广泛的用途。例如当加装ZF41或 ZF42瞄准镜之后,G-43半自动步枪就可以作为狙击步枪使用并颇受好评。
根据到NC德军1945年3月最后的统计数字显示,此时部队还有221047支G-43半自动步枪,其中27549支为带瞄准镜的狙击型号,其余有1056支不带瞄准镜和3177支带瞄准镜的G-43存放在器材局。据统计,总共有349278支普通的G-43和53433支带瞄准镜的G-43步枪进入到了德国军队中服役。
在战争中G-41只被生产了很少的数量,它们被配备给了德国的部分精锐部队和伞兵,大多数的G-41在苏联战场上损失掉了。而G-43则被制.造了更大的数字,它的生产一直延续到了1945年德国战败。但由于数量不足,因此G-43一般只配发给经验丰富的士官,而大多数的士兵依然在使用老旧的K-98步枪。 |
附件:
您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