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
- 帖子
- 33
- 精華
- 1
                           
|
3#
發表於 2012-12-9 00:35
| 只看該作者
41年的冬天是一场恶梦。以中央集团军为例,其马匹损失达到了1000匹每天的程度。而在严酷的冬季根本无法为马匹在俄国荒野上找到合适的掩蔽所。不过德国人在一点上是幸运的,这样的天气并未能让致命的马匹传染病流行起来。按照陆军条例,一个标准的39年步兵师需要4077到6033匹马才能保证全师的正常机动。但此时一个步兵师能保有150匹以上的马就已经很不错了。而德国陆军后方的兽医院,此时常常一次要收治2、3000匹马。而一个军级兽医院不过一次能收容500匹马左右。
但无论如何德国人撑过了这冬季。从西线调来的12个步兵师不仅为军队注入了新的力量,供应线恢复后源源不断的物资运输也让德国人喘了口气。大批伤病的马匹被送进了兽医院,不能救治的则就地宰杀。最后的统计中,整个冬天德国陆军共损失了18万匹马。
42年5月前,德国从后方重新征集了约20万匹马送至前线,主要补充给南方集团军群,以保障其主攻力量。按照当时的记载,每个步兵师都拥有3000匹以上的军马。相对的中央集团军群和北方集团军群只补充了部分军马损耗。斯大林格勒战役对于军马使用无疑是一个转折点。马匹第一次作为主要食物来源而非运输力量。同时,由于大量的技术兵器和机械化装备加强给第六集团军,这些装备的损耗让德国工业无力在短时间内予以补充。造成的后果之一,就是43年的德军更加依赖于马匹运输。
但是,军马损失的补充相对比技术兵器要容易些。首先,42年起各个步兵师马匹的配备量降为3000匹左右。按照西线的第81军在42年1月的报告,其麾下的302,332,336步兵师平均装备3300匹马,低于陆军条例规定的39年步兵师的4000匹。而西线的步兵师所装备的马匹同样可补充东线。第370步兵师调往东线时,友邻部队的302步兵师为其提供了1570匹马,而771步兵师则为同样调往东线的371步兵师提供了554匹马。西线的不少师是部署在法国原先建设的要塞上,所使用的大多是法国的固定要塞火炮,这也让他们对于火炮牵引用马匹的需求大大降低。同时,新的陆军师编制也在进行中。不顾将军们的激烈反对,希特勒执意将现有的步兵师每师9个步兵营减少到6个营。减少的3个步兵营至少节省了600匹马。同时,德国人也开始使用更轻的火炮前车和运输马车,以便使用占领的苏联领土上的俄国马。
尽管德国人对于军马的利用卓有成效,但是另一方面而言他们也浪费的很严重。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空军野战师。这些部队原本是作为前线机场的地面保卫部队建立,但出于显示空军力量的需要,在戈林的执意推动下这些空地师升格为陆军指挥下的空军野战师,共计22个,每个师标准马匹配备为1263匹。空军野战师的战斗力基本不可依靠,绝大程度上是对人力和物资资源的浪费。
1944年是德国军队灾难性的一年。在西线,盟军的诺曼底登陆伴随着强大的空中力量的反复攻击,让德国军队依赖的马匹运输损失惨重。第275步兵师报告说,他们的所有马匹运输力量,连同整个兽医院,全部在轰炸下损失殆尽。而对于其他步兵师而言情况也好不了多少。在东线,苏军的“巴格拉季昂”战役彻底摧毁了中央集团军群,其38个步兵师和两个装甲师中有35个被歼。保守估计中央集团军群在这一战役中损失约7到8万匹马,不计算非师属的马匹运输队。这种情况下,德国虽然竭尽全力弥补马匹的损失,但整个德国占领区的马匹补充系统已陷入混乱。而随着油料的进一步紧缺,德国陆军不得不加深对于马匹运输的依赖。1945年1月时,德国国防军共拥有1,198,724匹马。最终马匹运输甚至扩展到了装甲师。在1945年颁发的新条例下,每个装甲师都拥有了一只马匹运输队和照管马匹的一个兽医排。
按照目前的资料,在1940到1943年间,德国从其本土和各占领区征集了约120万匹马,而整个战争期间德国马匹损失数量约为150万匹。这一损失数字并不奇怪。马匹运输这种落后方式极大的限制了军队的战斗力,在巴巴罗萨行动初期,步兵师不得不停下来等待马匹运输队将给养运上来,而机械化程度高的装甲师和摩托化师也不得不停下来等待步兵师掩护其侧翼和完成合围。尽管德国军队做出了最大的努力,但仍在战争初期失去了不少围歼苏军的机会。在西线的防御行动中,由于制空权的丧失,西线的步兵师不仅仅是马匹运输队在轰炸下损失殆尽,其依赖马匹牵引的火炮由于机动性差,很多时候也不得不放弃。从44年6月到8月,西线的德军丧失了近1500门火炮,其中半数陷于法莱斯口袋内。在44年下半年以后,德国陆军是以一种近乎19世纪的战术补给方式来打一场20世纪的战争。
马匹作为战时欧洲农业耕作的主体,在德国大量征集后对农业产量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交战地区,以苏联为例,1940年时全苏联共有2100万匹马,到1943年则锐减为780万匹。损失的数量中,有1160万匹位于敌占区,而其中有700万匹被征用或者被宰杀。畜力和产粮区的损失严重影响了苏联的粮食产量,下跌为战前的三分之一。但是苏联通过挖掘未占领地区的粮食生产潜力,以及43年后获得的美援食品,成功的补上了粮食缺口。
而被占领的西欧各国就没有这样幸运。比利时由战前最高数量的266,433匹马跌到了1944年的222,781匹,荷兰则由40年326,000匹跌到了44年的302,000匹。这些国家战前并不完全依赖马匹耕作,但战时油料紧缺迫使马匹成为耕作的完全主力。尽管如此各国谷物生产量仍然严重下跌。总体而言,德国和其占领的欧洲各国粮食产量相比战前均下跌了20%到40%不等。情况最严峻的是44年,当年由于德国不计后果的强征马匹和谷物导致当年秋季粮食产量全面下跌,以致影响至45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