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法国的失败是天经地义的

一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法国军事思想,很多人立刻就会认为马奇诺防线是法军“完全防御”军事理论的标志,并固执的认为这条防线就是法国失败的根源。但很少有人详细探究过这条防线诞生背后的缘由,这些缘由又是如何决定法国在二战爆发前采用的“完全防御”理论的。

       有人说,法兰西民族自从拿破仑之后就再也没有出过一个军事奇才,此话虽有偏颇但也说明了一个事实。法国自拿破仑王朝溃灭之后一直处于一种较为动荡的社会状态之下,普法战争的惨败曾给了法国人一个重整军事理论和思想的契机,在背上沉重的民族耻辱的十字架后,法国人一心为了复仇将“大规模进攻”理念奉为经典的军事思想,同时将军人的荣誉感上升到了一个不切实际的高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法军不但轻视野战炮兵的火力掩护,还迂腐的认为步兵在德军机枪和大炮的打击下跑步前进都是对军人荣耀的一种侮辱。在付出了数以十万计的生命为代价后,法国人终于逐渐务实,摒弃了那些可笑的理念,在盟友的帮助下最终打败了宿敌德国。

        一战结束后,法国这个名义上的战胜国也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军队伤亡超过600万人,北部省份被战争摧毁,国家背上沉重的战争债务。当政治家们准备给德国强加一个惩罚性和平条约以阻止他再度威胁法国时,法国军队开始考虑采取何种军事措施在未来可能的入侵中保卫法国。当时军队高层分成两派。一派的代表人物是福煦元帅,一战结束时的盟军最高指挥官,他认为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德国一旦再次威胁法国,法国应该立刻发起一场跨过莱茵河的进攻。另一派则宣称上次大战中特别是凡尔登会战的经验证明了坚固的永备防御工事和要塞的优越性,在强大炮火的掩护下,它们能给攻击部队造成巨大的损失。他们认为法国最好能有一系列要塞构成的战略防线抵御入侵直到盟国能提供援助,以联合封锁来扼杀德国。最终军人们选择了后者的观点,首先从人口因素上的考虑为防御学派增添了砝码,一战战后的人口统计表明法国只有4000万人口,德国有7000万,而且德国的出生率更高。此外研究还表明因为战争的影响,法国在1930年代后5年将面临严重的兵役人员短缺现象;其次残酷的一战令普通法国人渴望和平稳定的生活,既然国耻已雪,不愿再战的民意也令保持一支“完全攻势”的军队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和平是那么可贵,谁还愿意主动发起战争?更为关键的是,由于一战初期法国鼓吹“大规模进攻”带来的惨重损失和失败,以及后来数次防御战役中的巨大成功,使大多数人都认为未来的战争形态不会脱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那种类型,因此一战中取得的经验被法国人完全保留下来——“野战炮兵掩护下的经过要塞加强的不间断线性防御”,日后法国人将现代技术对其进行改进并发扬光大,最终将这一“完全防御”的军事思想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一场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法国人的军事思想从一个极端跳到了另一个极端——从“完全进攻”变成了“完全防守”。马奇诺防线便是这种军事思想的最佳实践。

        说到法军的这种军事思想,不能不提凡尔登战役,这场战役是法国人面对强敌勇于牺牲、坚持到底获得胜利的民族精神的象征,是法国人在一战中最大的骄傲。从这场战役中得来的“炽盛火力结合坚强防御”的经验在日后的战斗中被屡屡实践,并从中得出“炮兵开路、步兵占领的进攻新方式”,日后为法军奉为教条,并在二战爆发后被不折不扣机械式的执行到底。“野战炮兵掩护下的经过要塞加强的不间断线性防御”成为法军最新军事思想和行为准则后,所有的一切皆围绕其开始作业。法国人特别注重火力掩护下的固定防御,野战条件下的部队机动被忽视,作战条令和训练大纲都不鼓励部队进行冒险性进攻,尽可能在战场上“避免与敌人发生遭遇战”,在预定防御阵地上用旺盛的火力对来犯之敌进行打击成为法军的作战原则(真不明白法国人凭什么认定他们的敌人在任何时刻都会蠢的必须来送死)。一战中崭露头角的新兵器坦克和飞机,被法国人可笑的定义为步兵和炮兵的支援工具,有些法国将领固执的认为飞机的作用就是给炮兵指示目标,而坦克的活动范围必须圈定在己方炮火的有效射程之内,进攻只能在炮兵完全摧毁敌方防御之后才能由步兵发起,坦克必须掩护进攻的步兵。这些在日后成为笑柄的概念,在当时被深深镌刻在法军官兵的头脑中,以至于当他们突然面对超越自己认知度的一种全新概念的战争时才显得茫然不知所措。凡尔登的英雄贝当元帅,也不止一次公开表示“坦克和飞机不能改变战争的形态和进程,法国的安全,主要建立在边境上连绵不断的要塞工事上”。

     甚至当德国人在波兰战场上初步展示了装甲机械化部队和空军的威力之后,法国军队中仍然很少有人能够看清楚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夏尔·戴高乐上校向法军总司令部递交了一份有关在波兰的“教训”的报告,并得出应该集中使用坦克的结论之后,法国前坦克兵司令迪菲约和现任坦克兵总监凯勒无比自信地指出:德国装甲师会发现法国同波兰大不一样。迪菲约将军说:“这些装甲部队怎么能像在波兰那样,孤军深入并突破我们的阵地纵深,而不冒可能全部被歼的危险?”凯勒将军则重弹法军的教条:“在未来的战斗中,坦克的主要作用将同过去一样,是协助步兵向前到达目的地。”正因为如此,虽然法军自己也很缺乏新型坦克,但他们仍然把新生产出来的坦克大量出口,在法国战役开始之前生产出来的500辆新型的R-35坦克中,有235辆是为国外用户制造的。如果说法国军方对坦克的态度是一种纯粹的无知的话,那么他们对空军的态度简直是一场灾难。虽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空军已经崭露头角,二战之前尘嚣日上的杜黑理论以及格尔尼卡的震动也让很多人开始重新认识空军的作用,但这些人中间肯定不包括法国军队的决定性人物。直到1939年,法军统帅甘末林将军还在声称:“不会有像空战这一类的玩艺,只能有陆战。”他还说:“空军在未来的战争中不会发挥某些军事评论家所预见的那么大的作用,它将由于物力和人力耗尽而很快失去效用,它会在一刹那间被烧毁。”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法军对于空军的使用完全是一片混乱。飞机像坦克一样被分配到每一个具体的陆军单位,而这些陆军单位的指挥官既不知道怎么有效的使用它们,也没有进行过任何空地配合的训练,更离谱的是前线急需飞机的时候,有大量新型飞机在飞行学校和仓库里闲置,因为法军统帅部认为:“没有关系,我们可以没有它们(飞机)而进行作战。


        在战争爆发前,马奇诺防线的修建是法国人的一个骄傲,这个欧洲最为庞大的工程项目将筑城技术发挥到了极至,法国人将国家安全完全寄托其上并非毫无道理。如此一条坚强的防线,完全断绝了敌人从侧翼迂回的可能性,只有在付出惨痛代价的情况下才可能达成突破,法军在使用少量兵力守备防线的情况下可以调集尽可能多的预备队对来犯之敌进行痛击,这是多么快意的事情啊!很显然,法国人也并不完全认为马奇诺防线牢不可破,也有用机动预备队对来犯之敌在突破后进行反突击的准备,贝当元帅就认为“必须要有高度机动之兵力准备封闭突破口,或对突破防线之敌进行两翼夹击的作战”。在法国人的理念中,突破马奇诺防线的敌军必将遭到惨重的损失,在法军机动兵力的打击下,敌军的进攻必定会遭到失败。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乐观,英国陆军的一位军长,艾伦·布鲁克爵士在1939年末和1940年初曾经两度参观马奇诺防线,在日记里写下了他的感想:“不用怀疑,马奇诺的整个观点是天才的设想。但是!它只给我很少的安全感,我认为法国本来可以做的更好,如果把钱花在机动防御的装备上,比如更多更好的飞机和更多的装甲师,而不是把钱扔进地下……马奇诺防线最危险的方面在心理上,它给人造成一种错误的安全感,躲在牢不可破的钢铁防线后面的感觉,一旦这种感觉被打破,法国的战斗意志将一起被粉碎。”不幸的是这名英国人的担忧恰恰成了事实:1939年9月3日法国对德宣战之后,布置在前线的法国部队根本没有临战前的紧张气氛,从前线到后方的法国人一致认为德国人必然会在马奇诺防线面前撞得头破血流,这场战争将会是一场“轻松的战争”。他们整日里无所事事,既不作战,也几乎不训练,更不用提操练那些听都没听说过的步坦协同、空地协同战术。法国士兵每天的工作就是挖一些毫无用处的野战工事,以及享受后方提供的丰富全面的娱乐设施,直到被德军突如其来的攻势打得一败涂地。

   应该说,马奇诺防线有其存在的价值,它完成了预先的目标,保护了其负责的边界。它的存在是德国决定通过比利时和荷兰进攻的重要原因,阿尔卑斯山区的工事群也很容易的挡住了意大利的进攻。另一方面,尽管防线发挥了作用,但法国和其盟友遭到了决定性的失败。公众将马奇诺防线没能拯救法国视作失败,但真正失败的原因是法国最高统帅部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军事思想已经严重落伍的结果。
  
    一战的战败国德国,其军队的精华和参谋本部并没有随着德国的投降而彻底毁灭,严谨的普鲁士军人的传统和顽强的日尔曼人的遗风让他们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同时期待着东山再起的机遇。希特勒上台后给了军人足够的空间和舞台去施展他们的才华,以古德里安倡导的大规模运用机械化兵团进行作战的思潮开始涌现。比法国人幸运的是,德国元首希特勒在一战中只是一名下士,他对战争形态的认识并没有象其他高级将领般有那么多条条框框,而且作为前线的战斗人员,其对毫无创意的堑壕战有着本能的厌恶,一旦有什么崭新的创意能打破一战传统战法的僵局,自然乐得大力培植。

    德国人在一战中吃过坦克的亏,战后虽然《凡尔赛条约》禁止德国人拥有坦克,但无法禁止德国人在军事理论上对坦克战进行研究并通过其他方式去实践。1922年,古德里安开始掌管德国陆军的汽车兵。这时,他以一个德军总参谋部军官应有的审慎态度研究了摩托化部队的技术和战术使用问题。随着发动机功率的加大和坦克行驶速度的提高,坦克的战斗力也显著增强了,这一点在当时是显而易见的。古德里安在研究外国专家,特别是在观点上同他十分接近的英国军事著作家富勒和利德尔·哈特,甚至还包括后来的老对头夏尔·戴高乐上校的经验以后,认识到发动机控制陆、海、空的新时代已经开始,发动机的作用将不断增长。古德里安指出,历代将领都曾不断寻求提高军队机动力和作战行动速度的新手段,为此他们常常要增加快速行动部队的数量。古德里安认为,“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自从机枪出现在战场上以后,步兵就丧失了它的突击力。在1914年,只有炮兵才能发挥突击力;到战争快结束时,炮兵又让位给坦克了”。马奇诺防线的出现,令德国人彻底对常规的步兵突击战术感到绝望,法国人能想到的东西,德国人也想到了,但是法国人想不到的东西,德国人却想到了,坦克和航空兵的结合将开创出一套崭新的战法——闪电战。

    我国台湾著名的研究德国装甲部队历史的学者滕昕云曾经说过:“在一般人的看法中,德国的闪电战战法是一种GM性的突破,但平心而论,德国人除了在战争工具的使用上有了一项极大的跃进之外,在战争原则和军事思想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动。德军闪电战的战法中可以看到一脉相传的普鲁士军事思想的基本原则,德国人从一战战败后即开始寻求一种新的方法以恢复普鲁士军事体系的一贯理念,即利用军队的高速机动,以切断敌方交通线为目标的包围性歼灭战,德国人的观念因为近代工业技术的GM性进步而获得了飞跃性突破,但其本质上没有任何改变。”很显然,装甲战的军事思想完全符合德国人的传统军事思想,也能满足对未来战争的需求,1939年的波兰战役只是德国机械化兵团运用思想在实战中的初次尝试,在初步获得成功经验后,1940年的法国战役则是“闪电战”真正意义上的登台表演,在这场战役中,我们能看到机械化大兵团在航空兵的配合下首次独立使用的威力..

        两厢比较法国和德国的军事思想,不难发现这两种完全相对的理论孕育出了完全不同的两支军队。法军受到的训练皆为在不间断的防御战线后的战法,在炮兵掩护下依托坚固工事打击来犯之敌,陆军跟空军谈不上配合,甚至陆军认为无需空军协同作战。对于装甲部队高速机动作战和多兵种协同作战则从没受到重视,其部队的编制和兵器的研制也从无对其有过侧重,这样的军队在战争爆发后完全跟不上战局的变化,这点从法军装甲师的编制和战斗经历来说是最好的证明,当高速机动的德军装甲部队突然出现在面前时,大部分法军只能是待宰的羔羊,根本做不出应变措施,法军指挥层对第一线情况的毫无了解和死板的指挥方式更是加剧了悲剧的发生。相反在法军的预设战场,大部分防御条件能够满足法军作战准则的情况下,法军还是能够打出漂亮仗的,比如在根布罗斯地区,法军步兵师依托野战工事不但顶住了德军两个装甲师的进攻,还差点令其丧失了继续作战的能力和意志。在法国战役第二阶段的作战中,许多独立作战的法军据点给德军的突击造成了很大麻烦,在补给耗尽前这些据点基本都能坚守三天左右,很多法军宁死不降,而阿尔卑斯山的法军部队更是给了想趁火打劫的意大利军队一个很大的难堪。同法国人相比,德国军队第一线指挥官的主动、果断的应变能力和专业素养决定了其在开战后能够轻易击败对手,普鲁士老将军毛奇认为战地指挥官必须根据战场形势变化为基础,结合自身的任务,要在短时间内做出果断的决定。德国军官团良好的军事素养使得众多的德军将领在对自身来说也是一场全新模式的战争中发挥的远比法国同行强的多,他们中的很多人能根据当面之敌的情况做出最恰当的决定并贯彻实施到底,将联军看来诸多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而法国人由于还沉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带来的陶醉感,并且受着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军事思想的指导,加上法军中持续不断、愈演愈烈的勾心斗角,使得众多法国军官在一场全新的战争面前手足无措,表现出无比的笨拙。

      综上所述,1940年的法国战役在战争打响前已经决定了胜负,德国人主攻的军事思想在引进了制空权和大规模装甲兵团运用相结合的基础上将发挥的淋漓尽致;而法国人采取的完全守势的军事理念在最终才发现他们什么都没有守住,这两种完全相对立的军事思想的大碰撞奠定了二战后数十年来战争模式的发展。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返回列表